本集純解釋規劃,無城市展示
圖片都是規劃圖
綠色:住宅,箭頭為該住宅方向
橙色:地鐵站
灰色:道路
藍色:彈性調整區
Group1
所占格數:256x17 (個人目前所知最密排列)
建築量:253
本Group後面簡稱G1

Group2
所占格數:256x9 (為增加最大密度而另外設置,下面會說明)
建築量:128
本Group後面簡稱G2

最密計算
假如僅以G1來塞滿整個地圖
那麼就是256/17=15,餘1。即邊界會留1x256的空地無法全蓋滿
即能塞下15個G1
建築量:15x253=3795
接著去除1個G1,加入2個G2
那麼寬度則為(17x14)+(9x2) = 238+18 = 256。正好可以全蓋滿
建築量:3795-253+128+128 = 3798
比之前的3795多3棟!
這就是為什麼要另外規劃G2的原因
以下為全塞滿的預覽圖,可看出正好塞滿256x256
G1、G2將會視實際情況調整,不是一定蓋這些地方

不過中間有幾個空隙利用不到...
很希望能找出更佳利用的方法
後幾集將開始城市展示
沒有留言:
請輸入您的留言